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在流行病學和臨床癥狀方面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無顯著差別,只是病死率比豬傳染性胃腸炎稍低,在豬群中傳播的速度也較緩慢些。豬流行性腹瀉發(fā)生于寒冷季節(jié),各種年齡都可感染,年齡越小,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越高,并逐嘔吐,水樣腹瀉和嚴重脫水,進一步確診需依靠實驗室診斷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的正確防治:
1.預防
加強營養(yǎng),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脫霉劑,同時加入高檔維生素
提高溫度,特別是配懷舍、產房、保育舍。大環(huán)境溫度配懷舍不低于15℃、產房產前一周為23℃、分娩一周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一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產房小環(huán)境溫度用紅外燈和電熱板,一周為32℃,以后每周降2℃。豬的飲水溫度不低于20℃。將產前2周以上的母豬趕入產房,產房提前加溫。
定期做豬場保健,全場豬群每月一周同步保健,控制細菌性疾病的滋生。
母豬分娩后的3天保健和對仔豬的3針保健,可選用高熱金針先注射液,母豬產仔當天注射10毫升~20毫升/頭,若有感染者,產后3天再注射10毫升~20毫升/頭,仔豬3針保健即出生后的3天、7天、21天,分別肌注0.5毫升、0.5毫升、1毫升。
種豬群緊急接種胃流二聯(lián)苗或胃流輪三聯(lián)苗
發(fā)生嘔吐腹瀉后立即隔離發(fā)病區(qū)和產房,盡量做到全部隔離。撲殺10日齡之內嘔吐且水樣腹瀉的仔豬,這是切斷傳染源、保護易感豬群的做法。
2.治療
對8日齡~13日齡的嘔吐腹瀉豬用口服補液鹽拌土霉素堿或諾氟沙星,溫熱39℃左右進行灌服,每天4次~5次,確保不脫水為原則。
病豬必須嚴格隔離,不得擴散,同時采用藥物進行輔助治療,推薦方案:高熱金針+刀豆素,5天之后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本病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可參考豬傳染性胃腸炎的防治辦法。在本病流行地區(qū)可對懷孕母豬在分娩前2周,以病豬糞便或小腸內容物進行人工感染,以刺激其產生乳源抗體,以縮短本病在豬場中的流行。